Search

接近五時放工時間, 我在老人外展隊 CGAS 辦公室, 護士長 R 走到我身旁對我說:
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接近五時放工時間, 我在老人外展隊 CGAS 辦公室, 護士長 R 走到我身旁對我說:

「喂, 有個case 想問吓你意見呀, 啱啱出院㗎, 你睇吓點攪好。。。」

護士長 R是我們外展隊晚期照顧計劃最資深的同事, 她臨放工才來找我詢問意見, 一定事出有因。

原來是關於一位99歲的老人院病友。他患有認知障礙症, 上星期因為不肯吃東西而入院; 在急症病房因進食問題曾經被插上胃喉, 轉到復康病房時因家人極力反對而胃喉被拔掉; 叔叔繼而在昨天被安排出院。

怎知叔叔出院後又再不肯進食, 而且面容疲倦, 老人院職員說他整天只喝了一口水!

老人院職員當然擔心, 害怕他缺水身體轉差, 故此建議送叔叔返回醫院; 兒子得悉後當然亦非常擔心, 但他卻害怕爸爸再入院也解決不了問題, 甚至又再被插上胃喉。

面對這個兩難, 兒子非常擔心; 剛好晚期照顧隊同事聯絡他相討叔叔情況, 憂心的他當然向同事求助。

「咁你話點好?」護士長 R 問我。

雙方都有難處: 老人院職員怕叔叔出事, 當然主張入院; 兒子只想爸爸舒服, 但又怕得失院舍, 自己亦缺乏知識來判斷怎樣做才是最好, 故此顯得六神無主。

「咁我地係度真係唔知點好嘅。個仔點諗? 老人院係唔係好擔心呀? 個叔叔其實宜家點? 一係入院攪囉。。。」我連珠爆發在提問。

事實上, 在處理這件事上, 的確無絕對的對錯。

我在想得入神: 「咁。。。咁打俾呀仔問吓佢想點先囉唯有。」

「其實你最終想唔想爸爸插胃喉? 」說了些開場白, 我單刀直入進入主題。

「唔想㗎, 佢都 99 歲, 我都唔想佢辛苦, 插喉佢實俾人綁㗎。不過咁宜家點好呢, 老人院又話擔心, 咁我可以點喎。可唔可以插一陣胃喉, 等佢精神啲食番野再拔番㗎? 」兒子的擔心可以理解。

「如果你最終係唔想你爸爸插胃喉, 我就唔建議你咁做。佢都 99 歲, 以我嘅經驗, 插咗喉好難可以掹得番㗎。。。」我要以我的經驗告訴兒子。

「不如咁啦, 我哋聽日上去睇睇你爸爸, 睇吓我地有無啲乜嘢可以做到, 再決定啦。」我建議。

坦白, 我也没有其他辦法。

我打電話給老人院職員, 告訴他們我的計劃。

「我最多守埋今晚㗎, 聽日都唔食我就一定要送佢入醫院㗎喇。」老人院職員也有自身立場。

第二天中午, 完成早上的工作, 我便和外展隊護士走到這間老人院探望叔叔。

走到他的房間, 眼見叔叔坐在床邊, 拿着匙羹, 在慢慢地品嚐着面前的炒米粉!

我頓時放下手頭大石!

「點呀你, 叔叔!」

「呀, 呀! 」叔叔點點頭, 揮揮手, 精神爽利, 跟前兩天他們的形容比較, 簡直是判若兩人!

「食多啲喎。」我對叔叔說。

「慢慢食。」叔叔笑着說。

難題總算是解決了, 雖然我們好像沒有做過了什麼。。。

近百歲的長者, 或許是進進出出醫院太多, 一轉變環境便帶來了壓力, 連神智和胃口都被影響了, 令照顧者都不知所措。

所以照顧長者, 從來不是一件易事。。。

長者食量和胃口時有改變, 有時突然不願進食, 可以是因為不同原因; 照顧者要細心找出箇中因由, 實在並不容易。但要記住, 插胃喉這個決定不能草率, 尤其是因為不肯進食這個理由。

對於這種情況, 反覆評估是非常重要的。但資源和人手上是否能夠配合, 就是更大的問題。

怎樣做才是最好, 此時此刻我也並不有一個肯定的答案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http://books.mingpao.com/cfm/bookinfo.cfm?CategoryID=43&TitleID=4402 http://books.mingpao.com/cfm/books.cfm?Path=editor_323.htm
每日遊走醫院的大夫,很多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希望跟大家分享
View all posts